炎炎夏日久盼甘霖至,阵阵清风忽送凉意来。2024年7月10日,石板冲乡迎来了七月的第一场雨,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文脉传承,助农兴村”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的成员们也按部就班开始了第五天的工作。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在今天的教学活动中,国学组从教材分析到学情分析,对诗歌鉴赏答题技巧知识点进行整理,将题型概述分为意象、情感、语言和手法,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课上通过精心设计、环环相扣的讲解,带领同学们逐步掌握了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英语课以听写作为热身运动,让同学们的脑细胞瞬间活跃起来。紧接着便是对时态的细致讲解,从句式到例题,层层推进,学生们纷纷举手抢答。
为了让学生的生活更加的多样化,丰富课堂内容,创新课堂形式,教学组还组织学生们进行了“蒙眼画脸谱”“你画我猜”的小游戏,使用积分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踊跃参与,台上同学蒙眼参与,台下同学议论纷纷,时不时传出欢声笑语。歌舞课上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歌唱祖国》与《上春山》的歌曲教学,全场齐声演唱。
下午,教学组准时来到明德小学进行了新一轮的授课。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书法组对《春夜喜雨》进行板书示范,学生们模仿着笔画形态,在纸上工工整整的写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学生们在这节课上进一步掌握了横撇竖捺,握勾等笔法知识,感受着中华文字的魅力。为了激励青少年振奋民族精神,增强爱国情怀。
音乐课上,众人齐声高歌《少年中国说》,唱出了青春独有的蓬勃朝气。天地苍苍,乾坤朗朗,中华少年当自强。美术课上,老师播放了《美术中的中国》,带领学生感受着中国美术的魅力。围绕一件中国近现代经典美术作品,了解作品背后艺术的突破、画家的品格、文化的传统与时代的精神。
晚上六点半,在石板冲乡初级中学的音乐教室,实践团队的成员们进行了文艺表演合唱歌曲《如愿》的排练。教室里,大家拿着手中的歌词稿,一遍又一遍的练习,激情投入,饱含感情。首先跟随原唱的声音练习了两遍再听一遍原唱,最后跟着伴奏练习两次。歌词“山河无恙,烟火寻常”,不仅是整首歌的升华,也是成员们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与目标,相信通过近几日不断地练习,在最后进行文艺演出时定能有出色的表现。
(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 撰稿:祝佳敏 初审:方淑佳 复审:刘政 终审:张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