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战“疫” 共盼春来
——刘政老师专访
2020,一个特别的数字,早早的就被人们赋予了一个美好的含义——“爱你爱你”。可是新型肺炎的到来给整个中国带来了阴霾,它就像是一大朵“黑云”,笼罩着整个中华大地。陡然间,天空黯淡,世界阴冷。但在这个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大地上有一群团结友爱人民,他们众志成城,前赴后继,期盼着“黑云”后的阳光。这是一群无畏勇敢的人们,他们不顾安危,奔赴抗疫一线,合肥学院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的刘政老师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
4月2日晚18点30分,记者通过电话对刘政老师进行了采访,向刘政老师了解在他抗疫工作中的具体情况。
刘政老师是文传学院第二批志愿者,在2月20日到3月10日期间于合肥市包河区一小区从事志愿者工作。每天的工作虽然不复杂,但却关乎每一位居民的健康和安全,刘政老师不敢松懈,尽职尽责的完成每一天的工作。刘政老师谈到因为他负责的小区是一个较为老旧的小区,虽然户数少、无确诊病例,但老年人居多,这让他更加不敢马虎。也因为是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小区门口没有任何遮蔽物。而因为遮挡视线,搭建的帐篷也需要拆除,所以志愿者们只能露天工作。初春的天气依旧寒冷,寒风刺骨,却也吹不走一颗坚守岗位,严格防疫的心。
让刘政老师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小区居民对志愿者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我所在的这个小区从来没有发生过拒绝检查、强行冲卡等事件,居民们都十分理解我们的工作,对于国家的政策和要求也都十分支持配合。”虽然志愿者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居民在生活上的不便,但几乎所有居民都表示在这个特殊时期,每个人都应该为国家出一份力。刘政老师还回忆会有热心的居民为他送来热水,简简单单的一杯热水温暖了所有人的心。
刘政老师说自己成为志愿者是考虑到自己的家庭方面压力较小并且自己身为一个党员,自然该负起党员的责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在问及家人对于其从事志愿者工作的态度时,刘政老师骄傲的说自己的爱人也是一名党员,对于自己的志愿者工作十分支持。因为刘政老师的工作时间是晚上6点到9点,家人们也改变了正常的饮食时间,将晚饭提前,好让刘政老师在工作前可以吃上热腾腾的晚餐。
刘政老师将自己在此次抗疫工作中的感悟用两给词语概括——“认可”、“责任”。刘政老师说到“我们的工作对小区居民是不方便的,之所以会被认可,是与我们的政府平时对人民的关心期待离不开的。这次志愿者工作也让我更加明确了我身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肩负什么样的责任,应该在国家需要时起带头作用,发挥属于自己的一份力。”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危机中往往孕育着希望。如今,初春的暖阳已经照耀在希望的田野上,只要我们抛除杂念、坚定信心、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必将会迎来暖阳遍地,春暖花开。(文传学院记者团:胡静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