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三下乡系列报道(二十):传承国粹艺术,弘扬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1-08-02   浏览次数:172

传承国粹艺术,弘扬传统文化

——教育学院“青春向党 育你同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报道(十八)

2021721日,合肥学院教育学院“青春向党,育你同行”团队为滨湖和园社区的小朋友们带来了精彩的脸谱绘制小课堂。

整个脸谱绘制小课堂从脸谱文化的介绍、脸谱绘制方法的传授以及学生自由创作三个部分展开。

课前,队员们准备并分发所需材料。课上,队员为小朋友们讲述了脸谱的起源、文化背景、与传统戏曲之间的关系、各种行当(生、旦、净、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不同种类戏曲的脸谱特点等方知识。接着,队员们又从色彩与图案两大方面展开讲解,详细介绍了不同的脸谱底色对人物性格的塑造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为了让小朋友们理解这其中的联系,队员们引经据典,指出不同的色彩所代表典型历史人物(如:黑脸的典型代表-包公;白脸的典型代表-曹操;蓝脸的典型代表-窦尔墩等)。通过讲述历史故事,丰富其情感体验,加深其对色彩作用的理解。随后,队员展示了几幅较为典型且简单的脸谱图案,为小朋友们的脸谱绘制提供参考。接下来进入脸谱绘制环节。在队员们的指导下,孩子们认真地打底、勾线、着色,一张张独特的脸谱在他们的手中应运而生。我画了一个黑脸的包公,我要像他一样正直!”“我觉得京剧很有趣,脸谱很神奇,这种国粹一定要传承下去!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满心欢喜。

在双方的共同下,最终的作品件件佳作。每一个作品都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孩子们既运用了传统的绘制元素,又将自己的创意融合其中。

京剧被视为中国国粹,小小的脸谱里更是折射着国粹艺术的博大精深。脸谱作为我国传统戏曲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其本身就蕴含着许许多多的传统寓意,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对脸谱绘制的学习,不仅能够让孩子们掌握脸谱文化的相关知识,锻炼绘画能力,激发创新意识,还能让孩子们在脸谱绘制中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当代发达的互联网、千变万化的传媒让人们进入了万物互联、万物共享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信息的传播与更新速度十分惊人,当前更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用新方法、新视角、新内涵与多样化方式来传承国粹艺术,弘扬传统文化。(教育学院王璇 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