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三下乡系列报道(十六):探脱贫道路,忆脱贫征程
|
发布时间:2021-07-28 浏览次数:154 |
探脱贫道路,忆脱贫征程 ——教育学院“青春向党 育你同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报道(十四) 7月25日上午9点30分,合肥学院教育学院“青春向党,‘育’你同行”团队泗县小分队的志愿者们前往安徽省宿州市泗县草沟镇孙巷村,走访当地的贫困户。 志愿者刚进村,就受到当地村委会热情地接待,当地脱贫负责人向这群青年人介绍了这几年村里脱贫的成就。据了解,该村积极响应泗县的号召,探索建立以“五面红旗”为引领、“旗牌星”联动的工作机制,通过扛“旗”让组织强起来,通过亮“牌”让干部干起来,通过创“星”让群众动起来,汇聚起脱贫攻坚磅礴力量。“脱贫攻坚路是为了真正带领广大困难群众走向幸福小康的伟大行动。必须以百分百的准确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这是当地村党支部书记用铿锵有力的语气及态度读出来的发言稿。 在当地扶贫负责人的带领下,志愿者们来到贫困户唐圣意爷爷家中。在交流中,志愿者们解到唐爷爷与妻子一起生活,之前仅靠卖豆腐为生,现在年岁大了,腿脚不利落,也卖不了豆腐,而国家的扶贫政策给予爷爷家极大的帮助。因此,当志愿者们谈及扶贫政策时,老人非常激动,赶忙回到屋里,拿出了政府关于贫困户的补贴政策,并讲述起政府对他各方面的帮助,包括健康贫“315”政策、耕地保护政策,也包括免费安装自来水、代缴新农合、办理扶贫保险……爷爷的陈列无一不体现国家对贫困户的关心,而唐爷爷激动的话语也时刻展现出其对政府的感激之情。在唐爷爷家,志愿者们主动给爷爷家打扫卫生,甚至跟随唐圣意爷爷一起编制草席。 不知不觉,就到离开的时候,老人感叹道,“多亏了党,多亏了政府,我们才能过上这样的日子,我老了,做不了什么了。孩子们,你们还年轻,应该努力学习,多为国家做贡献。”志愿者们使劲地点了点头,表示会牢记爷爷的教诲与嘱咐。 此次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表示:“志愿服务的路上,我们从未停下脚步!我们愿意在实践中探索真知,愿意在调查中了解社会,愿意在服务中将志愿者精神发扬光大!” (教育学院 沈宏宇 许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