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关工委开展“乡村振兴 关工助力”调研
发布人:关工委  发布时间:2024-11-04   浏览次数:12

为落实合肥市关工委乡村振兴 关工助力的工作要求,112日,校关工委组织“五老”专家,前往肥西县进行专项调研。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刘樟树,校党委学工部部长、学生处处长丁增云参加调研。

  调研组首先来到山南镇小井庄包产到户纪念馆参观,这里是中国农村包产到户的发源地。1978年,肥西出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安徽省委特地颁布了六条决定,允许借地给农民种保命麦。山南小井庄人于923日率先实行了包产到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1980531日,邓小平在中央负责同志会议上说:“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小井庄人的敢想敢干,改变了农村的经营体制,开启了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参观纪念馆之后,调研组来到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柿树岗乡柿子红农庄现场察看,受到程华峰总经理的热烈欢迎。在他的带领下,调研组一行实地察看了绿色蔬菜大棚、稻田散养鸡鸭、活水养殖鱼虾等产业品种,与相关人员就生态农业、食品安全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通过参观纪念馆,听取讲解员介绍、观看照片和实物,大家对当年包产到户的历史场景有了深刻感受。通过现场察看农庄,大家对当下农业农村的现实状况有了全面了解。通过对比四十多年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大家对未来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有了更大信心,表示要发挥个人专长,主动作为。“五老”专家朱玉扬说:“这次活动使我们重温当年历史,今天我们能过上现在如此优渥的生活,真的是极其幸运。感恩社会的进步,也觉得自己有责任为社会多做些有益的事。”刘樟树总结道:“时代变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不能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我们要积极响应、发光发热,努力做出新的贡献。”

调研过程中,还对校关工委2024年工作做了简要总结,对2025年工作做了初步商讨。

 


                                       (校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