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党委〔2022〕76号
关于印发《合肥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
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中心)、校直各部门:
《合肥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实施方案》经学校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合肥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实施方案》
中共合肥学院委员会
2022年11月11日
附件
合肥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关于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推进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基础、突出重点、建立规范、落实责任,通过“一站式”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推动学生社区教育培养模式、管理服务体制、协同育人体系、支撑保障机制改革,践行“一线规则”,把校院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思政力量、服务力量压到学生中间,打造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思政要求、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园区,推动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二、建设原则
(一)坚持党建引领。以党的建设为统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于“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全过程,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增强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建设成效。
(二)坚持系统设计。强化顶层设计,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聚合各级各类育人资源,打通部门层级壁垒,践行“一线规则”,持续发力,将学生社区打造成服务学生全面成长的重要平台。
(三)坚持规范推进。严格按照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制定的《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工作指南》要求,规范推进社区建设进度,确保取得实效。
三、建设目标
以学生为中心,整合学校、二级学院、职能部门等方面资源和力量下沉社区、服务学生,以多样化方式开展党的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服务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以完善学生社区学习生活空间为基础,以“智慧学工”线上管理服务系统为支撑,以学生工作队伍进驻宿舍为重心,以社区党团组织建设为载体,发挥典型示范效应、营造积极向上氛围、引导学生实践参与,推进“三全育人”和“五育并举”,实现学生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有效拓展学生教育服务场域。
四、建设内容
(一)坚持“一体推进”,强化党建引领
1.强化组织保障。坚持“齐抓共管、全员育人”原则,成立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解决学生在社区内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有关单位各负其责、全员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
牵头部门:党政办、党委学生工作部
2.深化联系帮扶。制定领导干部“四进三联一帮扶”实施办法,组织学校和各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每月至少开展1次进课堂、进宿舍、进食堂、进网络,建立家长、教师、学生“三位一体”联动教育管理机制,健全定期联系家长、定期家访重点对象等制度,积极主动做好包括家庭贫困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就业困难学生、身心健康困难学生等困难学生帮扶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和学生家庭状况。
牵头部门:党委学生工作部
3.突出社区党建。充分发挥师生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设立学生社区党支部工作室,建立学生社区党员志愿服务岗、党员先锋岗等制度,打破年级、专业、师生界限,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着力将社区打造成“思政领航”“学业导航”“心理渡航”“实践定航”“成长护航”的育人新平台。
牵头部门:党委组织部
4.开展主题教育。推动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关工委成员等思政教育力量下沉学生社区,结合特定主题和重要活动,广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党的理论宣讲进社区。
牵头部门: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关工委
(二)践行“一线规则”,突出“三全育人”
1.辅导员入驻社区。为辅导员在学生社区配备固定的办公场所和住宿空间,组织辅导员进驻学生社区、明确工作职责,让辅导员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深度融入学生生活,全面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状况,直面学生需求、化解学生矛盾、帮扶学生成长。
牵头部门:党委学生工作部
2.引入多方专业力量。在学生社区配置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咨询辅导等服务场所,组织专兼职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心理疏导、情绪调适、沙盘治疗等专业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组织专业教师在社区指导学生学业发展、科研训练、项目实践、学科创新活动。
牵头部门:党委学生工作部、创新创业处、教务处
3.深化网络思政教育。结合校易班建设工作,打造线上社区,创建主题教育、校园服务、文化活动等各类轻应用和网络班级群,助力思政教育,充分发挥线上宣传优势,有效发挥易班网络思政主阵地的作用,充分彰显易班平台网络育人功能,不断增强为青年成长成才赋能,实现潜移默化的思想引领。
牵头部门: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团委
4.建设辅导员之家。改革原有辅导员协会,打造辅导员之家工作模式,建设辅导员工作室、案例研讨室等,定期举办辅导员沙龙,促进辅导员研讨、交流和互动,助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
牵头部门:党委学生工作部
(三)打造“一站服务”,实现协同增效
1.拓展“一站式”线下服务。统筹各类资源,在学生社区增配学生活动室、自习室、学生会工作室等活动场所,每年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学生社区建设,进一步打造具有良好的软硬件设施、社区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配备充足的一体化空间;设立一站式学生事务大厅,安排专人值守,全面提供成绩打印、学籍查询、学生资助、就业指导、户籍问询、乘车优惠和校园卡业务办理等方面服务,并将学生意见建议及时转办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第一时间回应学生诉求,解决学生问题。
牵头部门:党委学生工作部,财务处、后勤集团
2.搭建智慧学工线上平台。以学生全过程智慧化管理为目标,从课外学习、兴趣活动、社团建设、自我成长、安全守护等维度为学生社区赋能,着力打造涵盖新生报到、住宿管理、信息收集、事务通知、请假销假、毕业离校的“智慧学工”线上管理服务系统,实现学生宿舍申办、心理普查、评奖评优、勤工助学、社区检查等业务线上办理和数据汇总,打通了学生社区日常管理服务“最后一公里”。
牵头部门: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园建设与管理处
3.引导学生参与社区治理。组织成立学生社区自我管理委员会,更好地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每学年采取推荐、遴选相结合方式,确定楼长、层长,协助辅导员和物业管理员开展学生社区楼宇管理、卫生检查、安全巡查和值班工作。发挥朋辈教育帮扶作用,实行学生党员照片在社区内“上墙”制度,亮明学生党员姓名、宿舍号,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维护社区稳定、构建和谐学生社区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学生在社区的日常表现,纳入党员发展、预备期转正等考核、考察内容。
牵头部门: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组织部
4.打造社区文化。开展“十佳宿舍”、“十佳大学生”评选,结合“十佳班级”、“十佳辅导员”评选和社区公共空间文化品味提升工程,营造守安全、讲文明、争先进的良好社区风气。
牵头部门:党委学生工作部、团委、后勤集团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要充分认识到“一站式”学生社区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和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平台,各职能部门、各二级学院要结合实际,确保领导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形成主动作为、积极进取、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
(二)强化推进落实。强化学生社区管理机构职能和分工,由党委学生工作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各二级学院参与,认真制定具体工作实施方案,专题部署,明确目标,创新思路,细化举措,完善机制,狠抓落实,确保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力求取得实效。
(三)强化经验提炼。各职能部门、各二级学院要充分发挥学生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及时发掘凝练的好经验好做法,定期交流、取长补短、以点带面,为促进我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和整体质量提升打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