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行政〔2021〕40号
关于印发《合肥学院绿色学校创建行动实施
方案》的通知
校内各单位、各部门:
现将《合肥学院绿色学校创建行动实施方案》文件印发给你们,请按照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做好绿色学校创建工作。
附件:《合肥学院绿色学校创建行动实施方案》
合肥学院
2021年3月16日
附件
合肥学院绿色学校创建行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办公厅《绿色学校创建行动方案》(教发规〔2020〕136号),在全省学校厚植绿色发展理念,加强青年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着力提升师生生态文明素养,养成绿色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根据《安徽省绿色学校创建行动方案》《安徽省绿色学校(高等学校)创建评价指标》要求,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二、总体目标
全校上下要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工作长效机制,积极开展绿色学校创建行动,力争2021年达到安徽省绿色学校(高等学校)创建的指标要求,成功申报“安徽省绿色学校”单位。实现绿色学校创建制度、政策、标准体系基本完善,学校绿色生活方式蔚然成风,涌现出一批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先进典型,环境教育科研氛围浓厚,广大师生对学校美好学习和生活环境的需求得到满足,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三、基本原则
(一)倡导绿色,目标明确。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全体师生员工在创建行动中要深刻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清晰明确工作目标和举措。
(二)因地制宜,制定标准。校党委和主要牵头部门应制定符合实际的创建标准和顶层设计,将绿色学校创建与长远建设发展紧密结合,将创建工作与学校常规工作有机结合。
(三)层层落实,全面发动。要压实责任,全面发动师生员工,紧紧围绕创建标准和任务分工,层层落实、层层细化,形成全校创建、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要充分发挥高校智力和人力资源,积极整合社会各方资源,以绿色健康校园文化为引领,形成密切协作、共同参与、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四、组织机构
成立合肥学院绿色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绿色校园创建工作的组织和领导,研究绿色校园创建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组 长:吴春梅
副组长:张思扬
成 员:后勤集团、校园建设与管理处、公共事务与国有资产管理处、党政办公室、教务处、党委宣传部、科研处、计划财务处、审计处、团委、图书馆等部门及各教学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后勤集团,主要负责与上级部门的联系对接工作,协调处理绿色校园创建过程中的有关问题,推动创建行动的开展,确保创建目标按时完成。
五、工作要求
(一)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鼓励设立生态文明教育相关理论课程和实践活动,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式教学,将教育内容与学生身边的、当地的、日常的环境相联系,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和理解绿色发展。(牵头单位:教务处、学生处、团委)
(二)实行绿色规划管理。在校园建设和改造中,做好相关规划,结合本地经济、资源、气候、环境及文化等特点着力优化校园内空间布局,合理规划各类公共绿地和绿植搭配,提升校园绿化美化、清洁化水平。建立健全校园节能、节水、垃圾分类等绿色管理制度,引入信息科技先进技术,加快智慧化校园建设与升级,积极开展校园环境监测,有效处理生活及实验室污水,实现校园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运行管理。(牵头单位:校园建设与管理处、后勤集团)
(三)建设绿色环保校园。积极采用节能、节水、环保、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等绿色产品,明确校园新建建筑项目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要求进行设计、建造,有序推进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和运行。着重从建筑节能、新能源利用、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可回收垃圾利用、材料节约与再利用等方面,持续提升校园能源与资源利用效率,深入开展能源审计、能效公示、合同能源管理和合同节水管理。(牵头单位:校园建设与管理处、后勤集团、公共事务与国有资产管理处)
(四)培育绿色校园文化。支持和引导师生参与组织多种形式的校内外绿色生活主题宣传,对节能、节水、节粮、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行为发出倡议,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和志愿者的积极作用,精心开展节能宣传周、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粮食安全宣传周、森林日和植树节等活动,将绿色学校的创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培养青年大学生绿色发展的责任感,提高爱绿护绿的行动力,养成健康向上的绿色生活方式,带动家庭和社会共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牵头单位:党委宣传部、团委、学生处)
(五)推进绿色创新研究。要发挥学校相关学科专业优势,依托环巢湖研究院等平台,加强环境保护、生态学科专业建设,着力培养相关领域高素质人才,开展适合当地经济、社会与环境发展的绿色创新项目,通过多学科交叉,大力推进绿色创新项目的研发,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强绿色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鼓励青年大学生进行绿色科技创新创业,促进绿色学校建设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实践活动相结合。(牵头单位:科研处、学生处)
六、组织实施
(一)健全推进机制。校直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绿色学校创建行动,根据学校绿色学校创建方案的分工和各自职责科学制定创建工作目标,带动二级学院,在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统筹推进创建工作。
(二)履行主体责任。各牵头部门要落实好主体责任,根据校绿色学校创建行动方案、具体分工,完成绿色学校创建行动中的实施内容,并组织好分工任务的达标评估工作。
(三)严格组织实施。各职能部门要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师生员工的积极性,积极推进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明确创建的时间进度要求,压实工作职责,确保2021年达到总体创建目标。
(四)抓好评估总结。校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将按年度对绿色学校创建行动开展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自评,积极宣传报道绿色学校创建的典型经验,积极探索绿色学校创建的新理念、新思路,并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五)发挥协作机制。校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要积极与本地发展改革、财政、宣传、住房城乡建设、水利等主管部门加强沟通联系,为绿色学校创建争取必要的支持。
合肥学院绿色学校创建评价指标自评表及分工
类别 | 序号 | 评价指标 | 分值 | 评分标准 | 牵头 部门 |
精神 文化
精神 文化
| 1 |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式教学 | 8 | 1.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式教学,设有生态文明教育公共选修课或通识课得1分,超过60人、教学效果好,得4分。 | 教务处 |
2.有生态文明社会实践课类课程1分,超过60人,实践效果好,得4分。 | 教务处 |
2 | 学校年度计划体现创建绿色学校相关内容 | 5 | 1.年度计划有创建绿色学校相关内容,得2分。 | 党政办公室 |
2.有具体创建举措并落实好,充分体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等,得3分。 | 党政办公室 |
3 | 利用校内外线上线下宣传平台传播生态文明知识 | 7 | 1.利用校内外线上线下宣传平台,每年发布生态文明知识、信息不少于5条,得1分;6-4条,得2分;大于15条,得3分。 | 宣传部 |
2.向师生提供绿色知识宣传手册,得2分。 | 宣传部 |
3.开展《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宣传,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得2分。 | 宣传部 |
4 | 组织师生参与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等绿色实践活动 | 7 | 1.结合节能宣传周、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粮食安全宣传周、森林日和植树节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师生参与节能、节水、节粮、环境保护、关注森林、义务植树等绿色实践活动,每开展一项活动得1分,最多得5分。 | 团委 |
2.建立与绿色学校相关的学生社团组织,积极发挥社团组织作用,每学期开展节能、节水、节粮、环境保护等主题活动,不少于2次,得2分。 | 团委 |
5 | 组织开展“绿色科技”活动,鼓励师生进行绿色科技发明创造 | 7 | 1.年度开展绿色科技发明创造活动的,得3分。 | 科研处 |
2.鼓励学生进行绿色科技发明创造,有创造成果(含实用新型、发明、软件设计等)得1分,每增加1项得1分,最多不超过4分。 | 科研处 |
物质 条件
| 6 | 合理设置绿化用地,增加校园面积 | 6 | 1.学校新区建设绿地率不低于35%,或旧区改建项目绿地率不低于30%,得3分。 | 校园建设与 管理处 |
2.校园绿地多,绿色体量 大,乔木、灌木、草坪搭配恰当,无抛荒闲置用地,得3分。 | 后勤集团 |
7 | 有序推进新建绿色建筑星级运维标识和对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 | 6 | 1.将绿色理念赋予建筑,有序推进新建筑的绿色化设计、施工及后期管理使用 | 校园建设与 管理处 |
2.有序推进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和运维,得3分。 | 校园建设与 管理处 |
8 | 使用绿色节能产品,垃圾分类管理,资源循环利用 | 10 | 1.使用绿色节能产品,取得一定成效的,得2分。 | 公共事务与资源管理处 |
2.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教育工作,规范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贮存工作,按规定配置垃圾分类容器设施,确保各类废弃物的处理符合有关规定,得4分。 | 后勤集团 |
3.有循环使用教材、教辅、快递包装等回收整理发放的场所、机构或组织,并有相应的管理措施,确定一定成效的,得4分。 | 后勤集团 |
9 | 因地制宜开展可再生能源利用、雨水(再生水)回用 | 6 | 1.合理利用浅层地能或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得4分。 | 科研处、校园建设与管理处 |
2.有雨水收集回用系统用于绿化等环境的,得2分。 | 后勤集团 |
行为 管理
行为 管理 | 10 | 构建绿色学校创建管理体制,明确组织机构 | 6 | 1.构建绿色学校创建管理体制,有明确的绿色学校创建组织机构,得2分。 | 校党政办公室 |
2.设有绿色学校创建专项经费,满足创建需要,得4分。 | 计划财务处 |
11 | 制定绿色学校创建发展目标、保障措施、激励机制 | 7 | 1.有明确的绿色学校创建发展目标,得1分 | 校园建设 与管理处 |
2.有推动绿色学校创建保障措施,得2分。 | 校党政办公室 |
3.有绿色学校创建行动激励或奖惩机制,得4分。 | 校党政办公室 |
12 | 建立健全节能、节水、节粮、垃圾分类等绿色管理制度 | 9 | 1.有节能管理制度,得1分 | 后勤集团 |
2.有节水管理制度,得1分 | 后勤集团 |
3.有节约粮食管理制度,得1分。 | 公共事务与 资源管理处 |
4.有污水(含实验专用污 水)排放管理制度,得1分。 | 后勤集团 |
5.有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得1分。 | 后勤集团 |
6.有书籍循环使用管理制度,得1分。 | 图书馆 |
7.有快递包装循环使用管理制度,得1分。 | 后勤集团 |
8.有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制度,按照“分类收集,定点存放,专人管理、集中处置”方式处理处置,得2分。 | 教务处 科研处 |
13 | 加强能源资源的计量,定期公示能源资源消耗情况,完成年度节能目标 | 8 | 1.开展年度能源审计及能耗公示,得1.5分。 | 审计处 |
2.加强能源资源的计量,实施效果好,得1.5分。 | 校园建设与管理处、公共事务与资源管理处 |
3.建立能耗监测平台并发挥作用,得2分。 | 校园建设与管理处、公共事务与资源管理处 |
4.积极落实节能措施,完成年度节能目标,得3分。 | 校党政办公室 |
14 | 运用智能化技术对校园建筑、设备及教育教学、生活进行绿色运行管理,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 8 | 1.运用智能化技术对学校教学设施、校园建筑及设备进行绿色运行管理,具有明显成效,得4分。 | 校园建设与 管理处 |
2.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校园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得4分。 | 校园建设与 管理处 |
特色 创新 | 15 | 特色创新 | 10 | 1.在绿色学校创建方面,有特色与创新经验,在全省具有推广价值,得3-5分。 | 校党政办公室 |
2.发明绿色产品,在全省具有推广价值,得5分。 | 科研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