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融合,走向青年创业之路创业项目 ——记生物学院17级环境工程秦家哲同学
|
发布时间:2024-06-06 浏览次数:10 |
秦家哲,中共党员,安徽黄山人,2021届赌博平台生物食品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系毕业生。他是一名95后青年创业者,创立合肥汩汩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灵魂重铸工作室;也是多家博物馆、科研机构指定合作标本师及顾问,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蕨类专业委员会会员;在透明骨骼标本制作方面拥有数项发明专利,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共计获得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等国家级、省级共60余项;曾获安徽省争做新时代向上向善好青年、合肥学院“十佳榜样学子”、荣获2020年度安徽省十佳大学生称号、2021年安徽省高校优秀毕业生、2021年度安徽省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入选2021福布斯中国30Under30榜,其创业成绩先后也多次被央广网、人民网、中国青年网、安徽电视台等报道宣传,累计80余篇。 秦家哲在入学之初,其辅导员暨时任学院团委书记、合肥学院大学生标本制作爱好者协会指导老师发现该生对生命科学具有浓厚的兴趣,辅导员随即介绍该生加入标本协会创新小组团队,将生命科学的理论基础与动手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制作出各类具有科学意义和保藏价值的标本作品,正式开启了秦家哲的创新之路。秦家哲在安徽省大学生标本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时任团委书记晋松老师的带领下,不仅仅满足于剥制标本、压制标本、浸制标本等传统的标本制作形式,逐渐将兴趣转换到一种新型标本类型——小型动物透明骨骼标本的技术突破。 动物骨骼透明标本是生物科学的一种教具,是用小型脊椎动物(如小鱼、小蛙、小蛇、小鼠、麻雀等)以及人和动物的胎儿的骨骼制成的标本。由于小动物和胎儿的身体小,每块骨更小,骨与骨之间连接着比较多的软骨,如用解剖法制成一般的骨骼标本十分困难;而将它们制成骨骼透明的标本,可使骨与骨之间保持自然连接,标本更加完整、鲜艳美观。彼时,透明骨骼类标本存在肌肉组织浑浊、透明化程度不足、骨骼染色颜色单一等技术瓶颈,在标本市场和行业中属于小众产品,秦家哲积极投入实验室研究,经过无数次的修改药剂用量、配比、优化制作程序,成功申请一项发明专利《一种染色标本的制作方法及应用》,并由此创立一家新型生物科普科研文创公司——合肥汩汩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致力于全国顶尖的小型脊椎动物骨骼染色研究及应用。公司注册在合肥学院大学生创业园区内,2020年收入180万,利润76万,2021年合同收入490万。 秦家哲顺利从创新向创业过渡成功,同时致力于以标本制作技术服务保护生物学领域。当前我国生物的多样性不断地减少,我国各地自然保护区内小型脊椎动物骨骼研究技术及相关发展体系均属于空白状态,他选择将技术服务于各保护区和研究机构,先后与新疆伊犁科技馆、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等达成合作,其标本作品被馆建收藏;此外,他也是“亚洲最大蛇伤研究所”蛇类透明骨骼染色标本研究馆项目主要负责人之一。秦家哲先后联手国家级保护区建立水生动物发育的生态监测体系,填补小型脊椎动物骨骼发育研究技术体系的空白;以低成本、系统化,全面检测水生动物骨骼发育,丰富环境影响评价体系预警危害因素,落实国家生态保护战略。为我国小型脊椎动物骨骼发育及临床应用提供大量基础数据及样本。此项技术在他的创新研究下,使得目前公司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状态。从创立之前至今累计带动大学生创业18人(在读)、9人(已毕业),间接带动就业120人。 为更好地为创业助力,学院领导和老师利用各项资源为秦家哲提升创业技能,积极推荐他去各孵化园、高校去听讲座学习、参加各类的创业培训会、沙龙学习,同时也成功被合肥市创新创业园金创投·万度空间、56钡学院联合安徽高校共同筹办的互联网+创业学院,首期科转创业班录取,并期满成功结业。除了进行学习以外,他还受到多方邀请进行成果展和创业分享如:安徽建筑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沙龙分享座谈会·以分享人邀约分享项目;滁州高校创新创业成果展示;2019年第六届全国创新创业与产教融合高峰论坛暨皖北(蚌埠)人才合作对接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