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无涯,勤为径学科竞赛项目 ——记人大学院19级网络工程周子健同学
|
发布时间:2024-05-22 浏览次数:10 |
周子健,男,21岁,汉族,湖南湘潭人,中共党员,曾就读于合肥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2019级网络工程班班长、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副书记。现就读于新疆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硕士。 业精于勤,厚德载物周子健同志在校期间,连续保持着专业与综合素质测评的双第一,连续两年全院综测第一。在此期间,他共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合肥学院学业特等、一等以及创新创业一等奖学金,卢文庆创新创业奖学金,安徽省大学生自强之星(科技创新类)、合肥学院榜样学子(科技创新类),新党员选树典型事例,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这些来自国家、社会以及学校对他的认可,让他深刻体会到勤奋与努力是人生重要的一个信条。 同样,他也深知个人的成就离不开集体的付出,因此他经常主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促进集体的发展。在他与班级同学的共同努力下获“优良学风班”、“优秀团支部”等荣誉称号。在支部书记与所有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所在支部获批全省第二批样板党支部。 磨砺刻厉,勇于突破周子健在校期间专注于提升专业基础能力。在省级程序设计大赛中获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一次。从2020年10月开始,他专注于信息与网络安全领域。2021年他作为团队负责人,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二等奖、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网络技术挑战赛中获华东赛区二等奖,地区第8名的成绩。 厚积薄发,潜学研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自古先贤便说过,成果的产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朝一夕地积累而形成的。周子健在经过接近两年的专业基础磨炼后,紧紧围绕学科发展趋势,结合国家发展规划,通过长时间的积累,与老师的指导下,周子健开始走向新高度的征程。 自“挑战杯”后,开始向学术研究一步步前进。2021年第一次向学术会议投稿,很幸运地第一次投稿便获得了审稿人的全Accept通过。之后他作为团队代表在2021年8月在复旦大学举行的The3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cienceofCyberSecurity-SciSec2021中进行学术报告。在这次汇报中,他不仅是唯一的本科生,还是整个会议年龄最小的学生。虽然第一次的学术会议经历让他非常兴奋,但他在这次会议后冷静分析发现了与各位前辈之间的巨大差距。他认为他还需要不断努力,才能做出更好、更能为国家、社会所用的研究。当前他已产出学术论文四篇,见刊一篇,在审三篇。 除此之外,目前他被授权发明专利一项,同时实质审查发明专利一项。目前他还以第一完成人登记软件著作权三项,作为主要参与人承担校级人才基金科研项目一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范仲淹近千年前曾发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远大抱负。周子健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他从身边做起,力所能及地为人民、社会与国家做出贡献。 他目前获得了中国电子学会的青少年软件编程指导教师资格、国家信息安全水平测试一级免试认证,他结合他所磨炼所获得的能力,努力去服务学校、社会。在校内他曾担任过校党委组织部学生助理,为校组织部、机关党委开发过网站前端,做过校内协同办公工作助手,有效提升了校内办公质量。 在校外方面,他曾无意发现过团某省委网站漏洞,后形成报告申报省委网信办,协助相关单位修复漏洞。还曾在培训机构担任过教师,外派至合肥高新中加国际学校负责该校机器人校队训练事项,带领学生在合肥市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他曾在合肥本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大数据实时监测平台的开发,项目产品将主要用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与国家电网的相关业务中。此外,他已连续三年参加了中国电子学会的几十余次的青少年等级考试测评工作,希望以此培养青少年信息技术创新能力,为我们国家培养下一代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