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25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赌博平台校内选拔赛的通知
|
发布时间:2025-04-03 浏览次数:10 |
各院部: 为了提升大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造就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现举办我校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校内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赌博平台各专业,各年级学生 二、竞赛内容 竞赛类别 按照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组委会规定项目,共分十一大类: 1.软件应用与开发; 2.微课与AI辅助教学; 3.物联网应用; 4.大数据应用; 5.人工智能应用; 6.信息可视化设计; 7.数媒静态设计; 8.数媒动漫与短片; 9.数媒游戏与交互设计; 10.计算机音乐创作; 11.国际生“汉学”; 每个大类下含有若干小类,具体详见如下网站: 国赛官网:http://jsjds.blcu.赌博平台.cn/ 安徽省级赛官网:http://jsjds.ahu.赌博平台.cn/ 其中,7、8、9三个大类统称为数媒类。 三、竞赛主题及作品要求 (一)竞赛主题 1.本届大赛数媒类和计算机音乐创作类的作品主题为“中国古代物理”,内容仅限于我国历史上(1911年以前)物理相关成就,包括: (1)中国古代物理成就——弘扬中华优秀自然科学成就; (2)中国古代物理领域杰出科学家——弘扬中华优秀科学家精神; (3)中国古代杰出的物理著作——弘扬中华优秀物理科学专著; (4)中国古代物理文化——弘扬中华优秀自然科学文明和优秀文化传承。 2.国际生“汉学”类的作品主题为“汉学”,内容限于中国古代文化(1911 年以前)相关成就,包括: (1)中国古代文化概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就; (2)中国古代文化杰出著作——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典籍; (3)中国古代文化杰出学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科技文化和精神文化; (4)中国古代文化典故与文化习俗——弘扬传承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和民俗文化。 3.信息可视化设计类作品的主题为“中华自然科学及其它优秀文化瑰宝”,内容仅限于我国历史上(1911年以前)相关成就,包括: (1)中国古代自然科学成就——弘扬中华优秀自然科学成就; (2)中国古代自然科学领域杰出科学家——弘扬中华优秀科学家精神; (3)中国古代自然科学著作——弘扬中华优秀自然科学专著; (4)中国古代优秀文化——弘扬中华优秀自然科学文明和优秀文化传承。 4.数媒类(数媒静态设计、数媒动漫与短片、数媒游戏与交互设计)、计算机音乐创作类的作品进行分类报名、评审,专业组和普通组的界定按照国赛组委会规定进行。 5.软件应用与开发、微课与教学辅助、物联网应用、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应用五个大类没有主题限制,相关作品需符合参赛小类的要求,具体内容参见国赛、省赛网站。 (二)作品要求 1.所有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符合国家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 2.参赛作品必须是参赛者在本届大赛期间(即2024年7月1日至作品提交之日)完成的原创作品;2024年7月1日之前展出、获奖或完成的前期作品,或与前期作品雷同的作品,均不得参赛,否则,将视作违规作品; 3.参赛作品的版权必须属于参赛者,作品参赛者与完成作者必须一致;凡已经转让知识产权或不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作品,均不得参赛; 4.参赛作品的数据应来源合规、信息处理恰当,不得引用涉密数据,不得侵犯个人隐私等; 5. 参赛作品中地图的使用需遵循我国法律法规,尊重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参赛作者在作品提交的所有材料中,凡是包含涉及国界、边界、历史疆界、行政区域界线或者范围的地图,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颁布的《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规范》要求,并在地图出现之处明确注明审图号和地图来源,严禁使用未经过审核、私自篡改、来源不明的地图(景区图、街区图、地铁线路图等内容简单的地图除外); 6.无论何时,一经发现、查实有违法违规内容或行为的参赛作品,组委会将立刻取消该作品的参赛资格,参赛师生自负一切法律责任;若已获奖,则取消该奖项,并在竞赛官网上公布其作品编号、作品名、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及所在院校名称。 四、竞赛规则 (一)报名资格 1.第1-10类的竞赛报名参赛对象为在皖高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专科生; 2.第11类参赛作品的队员中,应至少有1名在皖高校招收注册的在籍本科国际生(即来华留学生)。 (二)报名要求 1.以小组方式组队,不接受个人参赛;通过校内初赛后,以学校为单位统一报名参赛,不接受参赛队单独报名,学生不得跨校组队、老师不得跨校指导; 2.所有参赛学校报名时需同时报送所有参赛选手、指导教师的承诺书(详见附件)签字原件或者扫描件,并写明日期; 3.每个参赛队学生人数为2-5人,每件作品的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每位参赛学生参与创作的作品每大类不得超过1件;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作品数量每大类不得超过4件,其中作为第一指导老师的不得超过2件,作为第二指导老师的不得超过2件。 4.每个学校每个小类的参赛作品数量原则上不超过2件、每大类不超过4件,具体分类见“竞赛内容”。 5.为进一步提升参赛作品质量和水平、激励参赛队在更高平台取得优异成绩,对在2024年国赛中取得一、二等奖的本科院校给予相应的奖励,获得国赛一等奖可增报4件、国赛二等奖可增报2件;对在2024年省级赛中取得一等奖的高职高专类院校给予相应奖励,获得省赛一等奖可增报2件。获得奖励增报的作品数量不受每小类2件、每大类4件的限制,奖励增报的作品中至少50%的作品类别应与原获奖作品大类、小类一致。 6.为进一步提升校级初赛质量、全面提升竞赛水平,将适当控制入围省级赛的作品总量。原则上,进入省级赛初评的作品总数不超过1800件,其中本科组1200件、高职高专组600件;若报名作品数量超过限额,将启动截流机制,即综合各参赛院校报名参赛作品数量、往年竞赛成绩、校赛组织评审等情况核减各参赛院校进入省级赛初赛的作品数量。因此,各参赛院校必须认真、规范开展校级初赛,遴选优秀作品推荐至省级赛。 7.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和省经信厅、省教育厅、省科技厅联合印发的《关于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大赛所有参赛人员(包括指导老师和参赛项目全部成员)须注册登录“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www.lingyangplat.com),并将注册成功页面截图发各大赛组委会备案,所有参赛项目均须上传至“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羚羊科产”板块。 五、校赛安排 各参赛队以二级学院为单位于2025年4月12日24:00前将作品电子版、参赛报名表及预报名表(文件名为“××学院+计算机设计大赛)发至邮箱(1467492882@qq.com);参赛师生完成官网http://www.jsjds.com.cn/注册,上传作品与盖章版报名表;学校组织专家评审后,将优秀作品推荐至省赛。 校赛联系人:张子翾18164493567 田文13856004255 六、其他 其他未尽事宜详见附件。 附件1: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关于发布2025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安徽省级赛赛项规程的通知https://jyt.ah.gov.cn/tsdw/gdjyc/dxsxkhjnjs/40737844.html
设计学院 创新创业教育处 2025年4月3日 |